纳米生物医学周刊丨唐本忠、郭子建、巢晖、屈军乐、许华平、黄力夫、饶江宏等成果精选1209-1215
纳米人 纳米人 2019-12-26

1. Anal. Chem.对肿瘤内的甲基乙二醛进行成像以监测乙二醛酶1的活性

准确检测肿瘤内的甲基乙二醛(MGO)及其解毒剂乙二醛酶1 (GLO1)对于理解其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来说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可对肿瘤内源性的MGO和GLO1进行原位荧光检测的探针还尚未见报道。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丁春勇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徐志爱教授张文教授合作开发了一种近红外(NIR)荧光探针MEBTD用于检测肿瘤内的MGO。

 

与之前报道的MGO荧光探针相比,MEBTD具有近红外发光、高选择性、低检测限和很高的荧光开关信号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探针可以通过对肿瘤内的MGO进行实时原位成像来检测GLO1的活性和监测GLO1抑制剂的治疗效果。此外,MEBTD也可以在体内对由GLO1抑制剂诱导产生的MGO进行可视化成像。这一研究所开发的MEBTD也是首个可用于对活体动物肿瘤内的MGO进行特异性成像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其在肿瘤诊疗领域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1-.png

Chunyong Ding, FengyangWang, Yijing Dang, Zhiai Xu, Wen Zhang. et al. Imaging Tumorous Methylglyoxalby an Activatable Near-Infrared

Fluorescent Probe forMonitoring Glyoxalase 1 Activity. Analytical Chemistry. 2019

DOI:10.1021/acs.analchem.9b03600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analchem.9b03600

 

2. Theranostics共负载亲/疏水性药物的免疫刺激载体用于联合治疗

开发可以有效穿透间质致密的肿瘤的小型纳米材料是癌症纳米医学所面临的一大挑战,而如何实现利用小尺寸载体亲/疏水性抗癌药物进行有效地共负载则是一个更大的难题。匹兹堡大学Jingjing Sun博士Song Li教授合作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对氧化还原响应的吉西他滨(GEM)共轭聚合物PGEM,并将其作为一种小型的纳米载体来共递送亲水性GEM和疏水性紫杉醇(PTX)。

 

实验对PTX/PGEMNPs的体外理化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表征,并评估了PGEM载体在多种小鼠肿瘤模型中选择性共传递GEM和PTX的效率和PTX/PGEM纳米颗粒治疗后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变化。结果表明,PGEM聚合物可以负载多种疏水试剂,具有很高的载药能力和良好的稳定性。并且该小尺寸载体比相对较大的药物载体在肿瘤的积累和穿透方面更为有效。PGEM载体不仅很好地保留了GEM的药理活性,还能增强T细胞的免疫响应,在于PTX相结合后可显著提高对多种小鼠肿瘤模型和结肠癌PDX模型的抗肿瘤活性。因此这一研究不仅提供了一种能够高效负载多种亲/疏水药物的小型载体平台,而且也为增强载体的肿瘤穿透性和提高抗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策略。


2-.png


Jingjing Sun, YichaoChen, Song Li. et al. High Loading of Hydrophobic and Hydrophilic Agents viaSmall Immunostimulatory Carrier for Enhanced Tumor Penetration andCombinational Therapy. Theranostics. 2019

DOI: 10.7150/thno.38287

https://www.thno.org/v10p1136.htm

 

3. Theranostics嵌合肽超分子纳米颗粒用于靶向递送miRNA-9治疗胰腺癌

胰腺导管腺癌(PDAC)是一种预后不良的高致死率疾病。目前已有许多研究对MicroRNAs (miRNAs)在疾病特别是癌症中的作用进行深入研究,这也使得miRNAs成为疾病诊疗领域的一种全新工具和靶标。浙江同德医院陈伟教授柴可群教授合作构建了一种新型嵌合肽超分子纳米颗粒递送系统PL-1/miR-9,并将其用于靶向网蛋白-1 (PL-1)的、对PDAC特异性的miR-9的体内外递送。

 

结果表明,PL-1/miR-9纳米复合物可以通过下调eIF5A2的表达来抑制自噬和诱导细胞凋亡,进而显著提高阿霉素的抗癌作用。并且miR-9可通过与eIF5A2的3'-未翻译区(3'-UTR)结合,进而直接靶向eIF5A2转录物,从而降低eIF5A2在PDAC细胞中分泌蛋白和表达水平。因此PL-1/miR-9纳米复合物可以作为一种高效的肿瘤靶向抗癌策略,为协同治疗PDAC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靶点。


3-.png

Ying Wu, Yuexiao Tang,Shangzhi Xie, Kequn Chai, Wei Chen. et al. Chimeric peptide supramolecularnanoparticles for plectin-1 targeted miRNA-9 delivery in pancreatic cancer. Theranostics.2019

DOI: 10.7150/thno.38327

https://www.thno.org/v10p1151.htm

 

4. Chem. Soc. Rev.利用组装策略构建的有机造影剂及其生物成像应用

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组装构建的超分子有机材料是一类非常适合用于生物医学成像领域的造影剂,进而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许多高效的新方法。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院士梨花女子大学Juyoung Yoon教授合作综述了近年来用于荧光和光声成像的组装型有机染料,对这类材料的设计策略和制备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该领域面临的挑战难题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4-.png

Hong-Bo Cheng, YuanyuanLi, Ben Zhong Tang, Juyoung Yoon. Assembly strategies of organic-based imaging agentsfor fluorescence and photoacoustic bioimaging applications. Chemical SocietyReviews. 2019

DOI:10.1039/C9CS00326F

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0/cs/c9cs00326f#!divAbstract

 

5. Chem. Sci.光调控的适配体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活细胞线粒体内ATP的变化

荧光适配体传感器在用于小分子代谢物的细胞内成像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这类代谢物在不同亚细胞位置上的分布往往不同,其浓度和位置也会随时间波动,因此对这些代谢物进行时空控制监测的难度也很大。中科院苏州纳米所裴仁军研究员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陆艺教授南京大学郭子建院士合作报道了一种可被光调控的功能化适配体传感器,它能够利用修饰的DQAsomes去靶向线粒体,进而可对活细胞线粒体内的ATP进行时空监测。

 

由于具有光调控的性能,该适配体传感器在到达线粒体之前不会被激活,而在光的照射下则会激活其传感性能。研究表明,该传感器的检测限为3.7 mM,并具有高选择性,可以检测由Ca2+或寡霉素诱导产生的线粒体内ATP浓度变化。


5-.png

Shanni Hong, Zijian Guo,Renjun Pei, Yi Lu. et al. A photo-regulated aptamer sensor for spatiotemporallycontrolled monitoring of ATP in the mitochondria of living cells. ChemicalScience. 2019

DOI: 10.1039/C9SC04773E

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0/sc/c9sc04773e#!divAbstract

 

6. Anal. Chem.具有光学可调羟基的红色荧光团用于对硝基还原酶进行成像

荧光分子成像因其具有诸多的优点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湖南大学袁林教授团队通过调节分子平面度和控制分子内的扭曲电荷转移效应,采用保护和去保护羟基的方法,通过逐步修饰的策略成功地制备出一种具有光学可调羟基的多功能长波长荧光团LDOH-4,它具有良好的化学和光学性能。

 

实验基于这一策略设计了一种硝基还原酶激活的TP荧光探针LDO-NTR,它不仅能在体外敏感地识别NTR并使其响应信号大大增强(超过310倍),而且还能在乏氧肿瘤小鼠模型体内对NTR进行双光子成像。因此这一研究所开发的具有光学可调羟基的长波长荧光团也有望成为生物化学和生物医学领域的检测新工具。


6-.png

Rong Peng, Jie Yuan, DanCheng, Lin Yuan. et al. Evolving a Unique Red-Emitting Fluorophore with anOptically Tunable Hydroxy Group for Imaging Nitroreductase in Cells, in Tissues,and in Vivo. Analytical Chemistry. 2019

DOI:10.1021/acs.analchem.9b04564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analchem.9b04564

 

7. Chem. Rev.肽基疫苗的研究进展和面临的挑战

疫苗对传染病的管理和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作为一种预防而非治疗癌症、阿尔茨海默病等慢性疾病的方法,开发针对这类疾病的疫苗也引起了研究人员相当大的兴趣。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Jonathan R. Lai教授团队综述讨论了肽基疫苗在三个疾病领域(传染病、阿尔茨海默病和癌症)的应用;讨论了影响疫苗有效性的因素以及设计调整这些因素的策略;对经过临床实验的疫苗以及新型疫苗进行了检测,并探讨了这一领域当前所面临的挑战和相应的解决措施。


7-.png

Ryan J. Malonis, Ryan J.Malonis. et al. Peptide-Based Vaccines: Current Progress and Future Challenges.Chemical Reviews. 2019

DOI: 10.1021/acs.chemrev.9b00472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chemrev.9b00472

 

8. Anal. Chem.DNA包覆的银纳米片用于检测细胞分裂周期内的内源性H2S

生化传感对于充分了解各种生理和病理事件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硫化氢(H2S)是体内重要的内源性气体递质,其浓度水平与其在细胞分裂周期不同阶段的生物学功能密切相关。湖南大学符婷博士合工大刘洪林教授合作报告了一种在细胞分裂的不同阶段检测H2S的简便策略。实验开发了一种由双链DNA (dsDNA)稳定的银纳米片(AgNF@dsDNA)荧光纳米传感器,其传感原理是利用H2S对AgNF@dsDNA进行选择性刻蚀以生成Ag2S。

 

起初,AgNFs会通过表面能量转移来起到荧光猝灭剂的作用;而在蚀刻作用发生后,修饰的荧光团的荧光得以恢复,并且两个荧光团之间也会产生高效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FRET的信号变化也成功地使该传感器能够对活细胞在G1、S、G2时内源性H2S的变化进行半定量成像。结果表明,该纳米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线性响应浓度范围(1-10μM)。而通过对细胞分裂周期内的内源性H2S进行荧光成像,也可以将G0与G1等细胞周期区分开来。因此,这一研究也为利用纳米传感技术以对细胞分裂周期的不同阶段进行生物成像和传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8-.png

Sitao Xie, Ting Fu,Honglin Liu. et al. DNA-Capped Silver Nanoflakes as Fluorescent Nanosensor for HighlySensitive Imaging of Endogenous H2S in Cell Division Cycles. AnalyticalChemistry. 2019

DOI:10.1021/acs.analchem.9b02527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analchem.9b02527

 

9. Anal. Chem.碳点作为荧光/比色探针用于实时检测次氯酸和抗坏血酸

次氯酸根(ClO)和抗坏血酸(AA)与氧化应激相关疾病密切相关,因此开发可以灵敏、快速地对ClO和AA进行检测的传感器具有重要的意义。兰州大学任翠领教授团队合成了一种可以对ClO和AA产生快速、可逆和动态的荧光/比色响应的新型碳点材料(RD-CDs)。

 

在荧光的模式下,该纳米传感器对ClO和AA具有高选择性和低检测限等优点,这使得该传感器可以动态地检测活细胞中的ClO和AA,并可在荧光显微镜下对它们进行监测;在比色的模式下,该传感器可以利用紫外-可见光对ClO和AA进行检测,浓度范围分别为5-200μM和1-30μM。由此证明在荧光和比色两种模式下,RD-CDs都可以很好地对细胞和体液中ClO和AA的浓度进行测定。


9-.png

Zhenni Wei, Cuiling Ren.et al. Carbon Dots as Fluorescent/Colorimetric Probes for Real-Time Detectionof Hypochlorite and Ascorbic Acid in Cells and Body Fluid. AnalyticalChemistry. 2019

DOI:10.1021/acs.analchem.9b03272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analchem.9b03272

 

10. Acc. Chem. Res.利用顺磁性金属和19F磁共振成像对生物活性进行传感

氟磁共振成像(19FMRI)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生物成像技术,目前已有许多研究开发了一系列用于这种成像方式的造影剂,包括小分子全氟化碳化合物、富含氟的大分子、纳米颗粒以及顺磁性金属等。其中,顺磁性金属与氟化试剂的结合也为控制19F原子核的弛豫和化学位移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19F核磁共振成像试剂的一个重要应用是被设计成响应型材料,进而可以用于检测生物活性,如酶活性、氧化还原活性和离子活性等。而顺磁性试剂就非常适合用于这种对活性的传感,因为金属复合物可以被设计成对特定的生物活动响应,进行给出相应的19F响应变化。

 

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Emily L. Que教授团队重点介绍了该团队所利用顺磁性金属来调节19F信号以制备的活性探针;讨论了利用不同元素价态之间的转换来对生物活动做出响应从而提供不同的19F信号的应用;并对19F磁共振分子成像所面临的主要难题和解决措施进行了详细探讨。


10-.png

Da Xie, Meng Yu, EmilyL. Que. et al. 19F Magnetic Resonance Activity-Based Sensing UsingParamagnetic Metals. 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2019

DOI:10.1021/acs.accounts.9b00352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accounts.9b00352

 

11. Anal. Chem.CsPbBr3量子点用于对大鼠脑微透析液中硫化氢的敏感荧光传感

钙钛矿量子点在水溶液中的不稳定和不溶性阻碍了其在极性溶剂中的应用。硫化氢(H2S)是一种剧毒气体污染物,也是存在于多种生理过程中的内源性气体信号分子。厦门大学董诺博士福州大学罗芳博士林振宇教授合作设计了一种简单的将H2S从水溶液中分离的装置,并以CsPbBr3量子点(CsPbBr3 QDs)作为检测探针,开发了一种新型、可快速检测H2S的荧光传感器。

 

实验将H2S加入到磷酸溶液中后可以使得H2S从水溶液中逸出,从而进入含有CsPbBr3QDs的正己烷溶液中并导致CsPbBr3 QDs的荧光发生猝灭。实验表明,该系统的荧光强度与H2S的浓度存在线性关系(0−100 μM),其检出限为0.18μM,并在检测大鼠脑微透析液中的H2S时表现出很好的效果。


11-.png

Chaoqun Chen, Qing Cai,Fang Luo, Nuo Dong, Zhenyu Lin. et al. Sensitive Fluorescent Sensor forHydrogen Sulfide in Rat Brain Microdialysis via CsPbBr3 QuantumDots. Analytical Chemistry. 2019

DOI: 10.1021/acs.analchem.9b04387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analchem.9b04387

 

12. Chem. Sci.近红外纳米探针用于对治疗反应进行动态评估

药物干预治疗需要对病理状态进行及时、动态和准确的评估。传统的临床技术依赖于对生物组织和血液进行检测,但由于其具有诸多的局限性而受到很大的限制。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邢本刚教授团队创新性地将上转换纳米晶体和对自由基响应的发色团进行组合,从而将可穿透深层组织的多光谱光声断层成像(MSOT)和近红外(NIR)光学成像技术结合起来。

 

在治疗的过程中,药物刺激产生的活性氧(ROS)会与探针之间发生特异性反应从而导致吸收移位,进而这一变化被MSOT捕获。同时与MSOT相比,由自由基引发的多光谱上转换发光(UCL)响应则呈现出相反的趋势。这种反向比值双模态成像结果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叉参照系统,从而保证了最大的传感特异性和灵敏度,因此该系统能够在体内进行精确的疾病治疗评估。


12-.png

Zhimin Wang, XiangzhaoAi, Bengang Xing. et al. NIR nanoprobe-facilitated cross-referencing manifestationof local disease biology for dynamic therapeutic response assessment. ChemicalScience. 2019

DOI: 10.1039/C9SC04909F

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0/sc/c9sc04909f#!divAbstract

 

13. Nat. Rev. Cancer.大脑免疫学和针对脑肿瘤的免疫治疗

胶质瘤是最常见的恶性原发性脑肿瘤,其致死率也和很高。过去5年来,许多工作对中枢神经系统(CNS)内的免疫系统解剖学、遗传学和功能进行了研究,这些工作也为实现成功的脑瘤免疫治疗提供了很多的帮助。

 

杜克大学医学中心John H. Sampson团队对脑免疫学和针对脑肿瘤的免疫治疗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这类研究对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内发生的多种肿瘤来说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由于成功的治疗往往需要进行有效的特异性递送,因此恶性胶质瘤在遗传和免疫水平上存在的巨大异质性仍然是该领域所需解决的一个巨大的挑战。


13-.png

John H. Sampson. et al.Brain immunology and immunotherapy in brain tumours. Nature Review Cancer. 2019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8-019-0224-7

 

14. Angew联硒化物-培美曲塞组装体用于癌症的多模态治疗

免疫治疗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治疗癌症的新方法。然而,目前在临床上可使用的药物还很有限,大多数免疫治疗的抗肿瘤疗效也有待提高。清华大学Shiqian Gao博士许华平教授合作制备了一种联硒化物-培美曲塞组装体材料,它可以将基于自然杀伤(NK)细胞的癌症免疫疗法与放疗和化疗结合为一体。

 

该组装体是由培美曲塞和含有胞嘧啶的联硒化物通过氢键共同组装而成。研究发现,在γ射线的辐照下下,氢键会发生裂解从而释放培美曲塞。同时,联硒化物也可被氧化为硒酸以抑制人白细胞抗原E (HLA-E)在癌细胞中的表达,进而激活NK细胞的免疫应答。因此这一工作通过将肿瘤的免疫治疗与放疗、化疗相结合,为肿瘤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联合治疗策略。


14-.png

Tianyu Li, ShuojiongPan, Shiqian Gao, Huaping Xu. et al. Diselenide-Pemetrexed Assemblies forCombined Cancer Immuno-, Radio-, and Chemotherapies. 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 2019

DOI:10.1002/anie.201914453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1914453

 

15. Anal. Chem.智能荧光探针用于癌症诊断和成像体内肿瘤淋巴系统

深圳大学屈军乐教授杨志刚博士合作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基于分子内扭转电荷转移(TICT)的多功能近红外荧光探针(L),并将其用于癌症诊断和通过不同的发射信号以对小鼠淋巴结进行成像。研究发现,相对于正常细胞来说,该探针能够优先识别癌细胞。

 

并且在生理介质下,该探针可以在远/近红外区对HAS/BSA实现荧光的开关响应,这是由于探针可以与HSA/BSA发生1:1螯合所导致的。得益于引流肿瘤淋巴系统中积累的白蛋白可以与L形成白蛋白-L荧光复合物,因此该探针能够通过荧光的策略去成像肿瘤小鼠模型体内的引流淋巴系统和前哨淋巴结。


15-.png

Soham Samanta, MeinaHuang, Junle Qu, Zhigang Yang. et al. Solo Smart Fluorogenic Probe forPotential Cancer Diagnosis and Tracking in Vivo Tumorous Lymphatic Systems viaDistinct Emission Signals. Analytical Chemistry. 2019

DOI:10.1021/acs.analchem.9b04834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analchem.9b04834

 

16. Nat. Nanotech.纳米技术对微生物群落进行干预以治疗癌症

研究表明,微生物群落是癌症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驱动者。利用传统的方法(如抗生素,益生菌和微生物群移植)来调控微生物已被证明可以提高癌症的治疗效果,但这类方法也存在诸多的局限性,所以需要开发新型技术以解决相应的问题。考虑到纳米技术在癌症诊疗领域取得的成功,因此利用纳米技术去调控微生物群落和肿瘤微环境的相互作用也有望为癌症治疗提供新的有效策略。

 

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Aaron C. Anselmo 教授黄力夫教授合作对应用纳米技术来调控微生物群以治疗癌症的相关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并对这一新兴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论述和展望。


16-.png

Wantong Song, Aaron C.Anselmo, Leaf Huang. et al. Nanotechnology intervention of the microbiome forcancer therapy. Nature Nanotechnology. 2019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5-019-0589-5

 

17. Nano Lett.含有水凝胶的持久发光纳米颗粒用于对肿瘤转移进行成像

转移是癌症发病和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天津大学仰大勇教授团队制备了一种包含水凝胶(PL-gel)的持久发光纳米颗粒(PLNPs),并将其用于靶向、持续和无自身荧光的肿瘤转移成像。PLNPs具有可再生的持久近红外(NIR)发光,可以实现无背景干扰的深层组织穿透成像。

 

实验将PLNPs与4-羧基苯基硼酸(CPBA)相结合以生成PLNPs-CPBA,该CPBA可特异性识别转移性乳腺癌细胞(MBA-MD-231 cells),并可通过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对癌细胞进行特异性标记。而被PLNPs-CPBA标记的癌细胞不会影响其迁移和侵袭的能力,并具有很好的成像性能和高的存活率。实验将PLNPs-CPBA进一步包裹于藻朊酸盐中以形成PL-gel,该凝胶可用于持续释放PLNPs-CPBA和标记肿瘤细胞的,并且PLNPs-CPBA悬浮液相比,PL-gel表现出更强的可再生持久发光。实验结果表明,PL-gel可以对肿瘤的转移进行无背景干扰、无创和高选择性成像。


17-.png

Huaixin Zhao, ChunxiaLiu, Dayong Yang. et al. Persistent Luminescent Nanoparticles ContainingHydrogels for Targeted, Sustained, and Autofluorescence-Free Tumor Metastasis Imaging.Nano Letters. 2019

DOI:10.1021/acs.nanolett.9b03755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lett.9b03755

 

18. Angew芳香腈与氨基硫醇的缩合反应可在细胞内形成纳米颗粒以表征酶活性

6-羟基-2-氰基苯并噻唑(CBT)与半胱氨酸之间的缩合反应已被证明具有多种应用性能,可以实现位点特异性的蛋白标记和体内癌症成像等。斯坦福大学医学院饶江宏教授团队在改变芳香腈和氨基硫醇上的取代基后并对它们的反应活性和形成纳米颗粒的能力进行了测试。

 

实验通过结构-活性关系的研究,确定了形成纳米颗粒的最低结构要求,并利用这一缩合反应在活细胞内构建了荧光探针来对半胱天冬酶-3/7和β-半乳糖苷酶的活性进行成像。


18-.png

ZixinChen, Min Chen, Yunfeng Cheng, Jianghong Rao. et al. Exploring CondensationReaction Between Aromatic Nitriles and Amino Thiols to Form Nanoparticles inCells for Imaging the Activity of Protease and Glycosidase. 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 2019

DOI:10.1002/anie.201913314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nie.201913314

 

19. Angew靶向溶酶体的铁(III)激活铱(III)前药用于肿瘤诊疗

中山大学陈禹博士巢晖教授合作制备了一种新型的、铁(III)激活的、溶酶体靶向的铱(III)前体药(铁铱)用于胃癌。该复合物含有m-亚胺儿茶酚基团,可选择性地与细胞内游离的铁(III)结合并被其氧化,由此可以释放铁(II)并在酸性条件下水解胺键,生成氨基联吡啶铱络合物和2-羟基苯醌。

 

这一系列反应具有三方面的性能:铁(II)可以催化类芬顿反应以产生羟基自由基;苯醌类化合物可以干扰呼吸链;从原药到氨基铱复合物的转化可以使得其磷光和毒性显著增加。这些性能使得具有高的铁(III)含量和酸度的癌细胞对铁铱复合物更加敏感,由此证明它是一种具有高选择性和高效的诊疗试剂。


19-.png

Shi Kuang, Yu Chen, HuiChao. et al. FerriIridium: A Lysosome-Targeting Iridium(III) Prodrug for Iron(III)-ActivatedChemotherapy in Gastric Cancer Cells.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2019

DOI: 10.1002/anie.201915828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1915828

 

20. Nanoscale Horiz.综述:纳米技术用于免疫成像

免疫成像是一个正在迅速发展的领域。随着免疫治疗取得显著的系列进展,对肿瘤免疫治疗的反应进行评估就尤为重要。它可以将患者分为有响应者和无响应者,同时可以帮助识别炎症并更好地了解免疫系统的作用,进而改善免疫成像和免疫治疗。

 

已有研究表明,纳米材料可以为免疫成像提供很多的新型策略,进而实现多功能性的多模态成像。密歇根州立大学Bryan Ronain Smith教授团队综述了将纳米技术与免疫成像技术相结合的相关研究,并对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20-.png

Ping Wang, Taeho Kim,Bryan Ronain Smith. et al. Nano-Immunoimaging. Nanoscale Horizons. 2019

DOI:10.1039/C9NH00514E

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9/nh/c9nh00514e#!divAbstract

 

21. Adv. Drug. Deli.Rev.针对巨噬细胞的药物递送

巨噬细胞在抵抗外来病原体、伤口愈合和调节组织稳态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它们具有多样性功能的原因在于其具有的表型可塑性,这也使得巨噬细胞能够以紧密协调的方式对来微小的变化做出响应。但是当这种协调被破坏时,巨噬细胞也可以促进许多疾病的发展,包括癌症、心血管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这些疾病的中心环节往往是异常的巨噬细胞极化。

 

由于巨噬细胞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因此将其作为药物递送的靶点也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哈佛大学Samir Mitragotri教授团队综述讨论了巨噬细胞在各种炎症疾病中的作用;总结了用于调节巨噬细胞的相关药物和针对于巨噬细胞的药物递送系统;并对靶向巨噬细胞的给药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论述。


21-.png

Wei He, SamirMitragotri. et al. Drug delivery to macrophages: A review of targeting drugsand drug carriers to macrophages for inflammatory diseases. Advanced DrugDelivery Reviews. 2019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69409X1930239X

加载更多
6206

版权声明:

1)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请批判性阅读! 2) 本文内容若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3) 除特别说明,本文版权归纳米人工作室所有,翻版必究!
纳米人
你好测试
copryright 2016 纳米人 闽ICP备16031428号-1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