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Chemistry怒怼丨学术圈的七宗罪:只为发更多论文,赚更多钱?
小纳米 纳米人 2020-02-02
图片1.png


为什么你要做科研?
 
每次研究生入学面试的时候,我都会抛出这个灵魂拷问。学术圈也有江湖,不是你想的那么美好。如果你决意要踏入这个江湖,我有必要给你提以下的醒。

如果仔细研究一下当今学术界,我们很容易发现,绝大多数科研人员只关心两件事:
1)发表更多的论文;
2)挣更多的钱。
 
当然,这两件事都非常重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钱,做不了科研。没有论文,也无法有效的实现全球的学术交流。但是,对于科学而言,钱和论文,并不是越多越好。
 

图片2.png

图丨 Collection Abecasis/Science Photo Library

近日,美国杜兰大学化学系Bruce C. Gibb教授在Nature Chemistry发表评论文章,细数了当代科研圈的七宗罪: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暴食和欲望。考虑到Bruce C. Gibb教授的文章写的比较含蓄,我们依照这篇评论的主旨,结合国内科研现状,对内容进行了大幅修改,以方便大家理解。
特别声明:本文所有案例和语言并无特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请勿见怪。
 
1. 傲慢
 
傲慢,被视作七宗罪中最原始也最严重的一种,是所有罪恶的源头。
 
因为傲慢,你会觉得自己永远是对的,这个世界的所有,都要改变其规则来适应自己。
因为傲慢,你永远不会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永远无法与人协同合作。
因为傲慢,你希望基金委或者化学会对你高看一眼,希望学校领导在做行政决策的时候能够听你的意见,而实际上他们并不需要我们的“帮助”。
 
在极端情况下,傲慢甚至会表现为腐败、自私,将我们自己的欲望和利益建立在同事或学生的痛苦之上。
当别人投票反对你上杰青,你会叹一口气:哎,像我这样优秀的人~
当学生告诉你,这篇论文又被别人抢发了,你会觉得只是因为这个研究课题我不感兴趣而已,即使它将极大地有益于学生或者同事的前途。
 
因为傲慢,我们拒绝改变我们对自己最喜欢的研究领域的看法,不论对错。或许,这就是为什么科学一次又一次被推向深渊的原因。
 
2. 贪婪
 
贪婪,是人之常情。
 
贪婪就是不断渴望越来越多的论文和越来越多的经费。因为,我们所需要的,只是更多的学生,更多的建筑,和更大的校园。
 
3. 欲望
 
从某种程度而言,欲望和贪婪有所重叠。
 
欲望提醒我们,记得每天查看一下去年的文章被引用了几次了,如果次数不对,要赶紧和相关部门交涉,花再多时间也不要紧。
 
欲望提醒我们,每年的影响因子出来以后,要铭记于心,每次投文章都要严格筛选期刊,能高一分算一分。
 
欲望提醒我们,我的H指数比他要高2个数,明年八月的那个奖是我的无疑了。
 
欲望提醒我们,我是化院的扛把子,凭什么不让我当院长?
 
4. 嫉妒
 
科研需要竞争,但是不需要嫉妒。
 
嫉妒提醒我们,这篇文章竟然没有引用我的经典论文,给他提100个问题,问死他。
 
嫉妒提醒我们,那篇文章竟然敢否定我的观点,你写的都是什么垃圾。
 
嫉妒提醒我们,赶紧,赶紧,赶紧把这个文章抢发了。这个太重要了,先发为王,管他现在什么非常时期呢!
 
5. 暴食
 
暴食是指对任何东西的过度放纵和过度消费,以至于浪费。在学术界,也是如此。
 
很多人以为,有钱就能最好科研。拿最多的经费,装修最好的实验室和办公室,买最先进最高大上的仪器,招募一堆博士后来干活。
 
买几十台冷冻电镜,球差电镜,就能代表你是顶级实验室?
发过一篇Science、Nature,就能代表你是顶级科学家?
做了几个同步辐射和理论计算,你的成果就是顶级学术论文?
 
6. 暴怒
 
愤怒,从哪儿开始?愤怒是一种不受控制的愤怒,愤怒或仇恨感,它通过复仇或恶意的行为展现出来。
 
因为愤怒,我取消你的科研补贴。
因为愤怒,我不给你修改论文,不让你正常毕业。
因为愤怒,你不能赞成我不喜欢的人的任何研究工作。
因为愤怒,我要在这个圈子里,封杀你所有的项目申请和文章投稿。

你以为你是谁,你是大王啊?
 
7. 懒惰
 
懒惰是一种病,即便我们很忙的时候,也会懒惰。
 
基金申请太麻烦了,直接复制粘贴吧。
隔壁实验室昨天那个想法不错,明天我们赶紧把实验做一做,数据凑一凑,抢先发表。
小老鼠实验周期太长了,随便整几个图表算了。
这里有个数据可能是误差,重做实验验证一下?不可能的,鼠标动一动,数据改一下就得了~
 

建议每一个做科研的人,都应该在某一个时间点扪心自问,为什么我要做科研?如果不是为了追求真理和服务社会,为什么不去干点别的呢?

毕竟,做科研真的很累,还不挣钱!
 
参考文献:
BruceC. Gibb. The seven deadly sins. Nature Chemistry 2002, 12, 104–106.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7-019-0408-5

加载更多
3852

版权声明:

1)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请批判性阅读! 2) 本文内容若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3) 除特别说明,本文版权归纳米人工作室所有,翻版必究!
纳米人
你好测试
copryright 2016 纳米人 闽ICP备16031428号-1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