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S Catalysis:单原子Fe−N位在石墨烯上的孔边裁剪促进CO2还原
Nanoyu Nanoyu 2020-09-03


石墨烯上原子分散的氮配位铁位点(Fe−N4)为推动CO2电化学还原反应(CO2RR)生成CO提供了独特的机会。然而,由于CO解吸过程缓慢,*CO在嵌入完整石墨烯的Fe−N4位上的强吸附显著限制了电流密度。

近日,美国德州农工大学Ying Li,匹兹堡大学Guofeng Wang报道了通过处理石墨烯上的孔边以改变孤立的Fe−N4位的局域电子结构,从而提高其促进CO生成的本征反应活性。

文章要点

1选择氧化石墨烯(GO)作为负载Fe−N4的起始材料,Fe-N-G-p的制备包括三个步骤。首先,首先,对GO进行H2O2蚀刻,在GO(GO-p)的整个基面上生成纳米孔。其次,GO-p被用作吸附Fe3+的载体(Fe3+-GO-p)。然后,Fe3+-GO-p在高温下用尿素氮化。在此过程中,Fe3+-GO-p上的氧基团与尿素分解产生的含氮气体之间的反应将GO-p还原为多孔石墨烯和N掺杂原子嵌入到碳晶格中,最终形成Fe-N-G-p催化剂。


2Fe-N-G具有二维的片状特征,具有皱纹,是一种典型的N-G形态。此外,观察到大量的通孔,尺寸在2至5 nm之间,表明成功在石墨烯纳米片上构建大量孔。HAADF-STEM图像显示单个亮点,表明原子分散的Fe嵌入碳基质中。值得注意的是,孤立的Fe原子位于石墨烯层的大部分和空穴的边缘。元素映射图进一步证实了N和Fe在石墨烯骨架上的分散。


3结果表明,在石墨烯基面上开孔负载Fe−N4可以显著提高其CO2RR活性,与RHE相比,0.58V下的CO法拉第效率为94%,周转频率为1630 h-1。机理研究表明,孔隙边缘的引入导致Fe中心d带的下移,削弱了Fe−C键的强度,使CO吸附在边缘的Fe−N4上,从而提高了CO的脱附和析出速率。


该研究表明,载体局部结构的工程化为设计高性能单原子催化剂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Fuping Pan, et al, Pore-Edge Tailoring of Single Atomic Iron−Nitrogen Sites on Graphene for Enhanced CO2 Reduction, ACS Catal., 2020

DOI: 10.1021/acscatal.0c02499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catal.0c02499


加载更多
2154

版权声明:

1)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请批判性阅读! 2) 本文内容若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3) 除特别说明,本文版权归纳米人工作室所有,翻版必究!
痴迷文献

专注能源材料领域最新科研进展 做文献收集人

发布文章:11744篇 阅读次数:11547917
纳米人
你好测试
copryright 2016 纳米人 闽ICP备16031428号-1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