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S Nano:钙钛矿型核壳纳米线晶体管的界面转移掺杂和表面钝化
Nanoyu Nanoyu 2020-09-11


近年来,单晶卤化物钙钛矿及其纳米结构由于潜在的高载流子迁移率和低缺陷陷阱密度,引起了人们对其在光伏能源以外的应用的浓厚兴趣。然而,其发展受到电荷输运能力差和稳定性差的严重限制。

近日,香港城市大学Johnny C. Ho报道了通过简单的表面电荷转移掺杂策略成功制备了具有高迁移率的溴化铯钙钛矿(CsPbBr3)纳米器件。

文章要点

1通过三氧化钼(MoO3)表面功能化,实现了气-液-固(VLS)生长的CsPbBr3纳米线(NWs)的有效表面电荷转移掺杂。由于有效的界面电荷转移和减少的杂质散射,沉积10 nm厚的MoO3壳层后,制成的NW器件的场效应空穴迁移率(μh)从1.5 cm2/Vs增加到23.3 cm2/Vs,提高了15倍。这种增强的迁移率已经高于迄今为止报道的所有钙钛矿场效应晶体管(FET)的μh。


2研究人员研究了这些CsPbBr3/MoO3核壳纳米管的光探测性能,结果显示,在532 nm波段获得了高达2.36×103 A/W的响应和5.48×105%以上的外量子效率(EQE)。重要的是,MoO3外壳可以为CsPbBr3 NWs核提供出色的表面钝化,最大限度地减少有害水和氧分子的扩散,提高CsPbBr3/MoO3核壳NWs器件的空气稳定性。


这些发现表明表面掺杂可作为实现高迁移率和耐气性的低维卤化物钙钛矿器件的一种使能技术。

You Meng, et al, Perovskite Core-Shell Nanowire Transistors: Interfacial Transfer Doping and Surface Passivation, ACS Nano, 2020

DOI: 10.1021/acsnano.0c03101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0c03101


加载更多
1922

版权声明:

1)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请批判性阅读! 2) 本文内容若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3) 除特别说明,本文版权归纳米人工作室所有,翻版必究!
痴迷文献

专注能源材料领域最新科研进展 做文献收集人

发布文章:11737篇 阅读次数:11462244
纳米人
你好测试
copryright 2016 纳米人 闽ICP备16031428号-1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