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w: 氧缺陷型Bi2O3-x红外光催化CO2还原
纳米技术 纳米 2020-09-17


目前的plasmonic光催化剂主要集中于贵金属纳米粒子,同时鲜有近红外光区间的相关报道,有鉴于此,陕西科技大学李英宣,中科院化学所赵进才等在大气氛围中453.15 K中煅烧合成了富含氧空穴的Bi2O3-x,并在600~1400 nm范围内展现出局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效应,并有效的改善了对CO2的吸附,以~100 %的选择性在较低的近红外光作用中将CO2还原为CO,并且在940 nm处反应生成CO的表观量子产率达到0.113 %,是在450 nm波长处量子产率的4倍。作者同样发现,这种独特LSPR效应光催化生成CO的速率和光强度、操作温度之间有线性关系变化。通过IR红外光谱分析,作者发现,氧缺陷参与的反应是通过Mars-van Krevlen机理进行

本文要点:

(1)

合成方法和策略。将商业购置的粒径在20~80 μm范围内的Bi粉末材料,随后在煅烧处理后材料的形貌得以保持,同时产生凹凸不平的表面,有效的促进光散射、提高表面积。对比Bi2O3生成CO的速率在420 nm时达到3.12 μmol g-1 h-1缺陷修饰的Bi2O3-x生成CO的速率达到16.15 μmol g-1 h-1

(2)

催化机理研究。在红外光谱中观测到2200~2400 cm-1对应于CO2吸附在Bi2O3-x表面的信息,1392 cm-1、1644 cm-1对应于COO-的对称、不对称振动,由于两个峰的强度同时增强,说明其对应于相同的COO-基团。作者认为,这种光促进CO2还原反应会在氧缺陷上进行,首先CO2吸附在氧空穴位点上,随后通过将CO2分子中的O原子捕获在空穴中,实现了在氧空穴位点反应生成COO-。同时H2通过在Bi2O3-x上的光生空穴位点解离吸附生成质子,随后在质子和光生电子的作用中,COO-快速转化为CO和H2O,消耗的氧空穴重新形成,从而完成一个催化循环过程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参考文献

Yingxuan Li*, Miaomiao Wen, Ying Wang, Guang Tian, Chuanyi Wang, Jincai Zhao

Plasmonic Hot Electrons from Oxygen Vacancies for Infrared Light‐Driven Catalytic CO2 Reduction on Bi2O3‐x, Angew. Chem. Int. Ed. 2020

DOI: 10.1002/anie.202010156

https://www.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nie.202010156


加载更多
3873

版权声明:

1)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请批判性阅读! 2) 本文内容若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3) 除特别说明,本文版权归纳米人工作室所有,翻版必究!
纳米技术

介绍材料新发展和新技术

发布文章:7525篇 阅读次数:9321579
纳米人
你好测试
copryright 2016 纳米人 闽ICP备16031428号-1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