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陈书铖,陈志华,Samira Siahrostami
通讯作者:鲍哲南,Jens K. Norskov,Thomas F. Jaramillo
第一单位:斯坦福大学
研究亮点:
1. 在多孔碳材料中构建氮化硼岛状结构,实现了高效电化学制H2O2。
2. 理论计算剖析了反应机理。
杂原子掺杂是调控碳材料电子结构和表面结构的有效策略之一。研究表明,B和N原子共掺杂可以有效增强碳材料的ORR活性。然而,对于这类材料的实验研究并不多,至于活性机理的理解和活性位点的指认,更是寥寥无几。
有鉴于此,斯坦福大学鲍哲南教授、Jens K. Norskov教授和Thomas F. Jaramillo教授课题组通过在多孔碳材料中构建氮化硼岛状结构,实现了高效电化学制H2O2,并对其活性位点进行了深入剖析。
图1. 碳材料电化学制H2O2
研究人员首先将含有B和N原子的单体进行氧化聚合,然后高温热解以合成B和N原子共掺杂的多孔碳材料。结果表明,h-BN结构域和N-掺杂位点共存于这些石墨结构中。并且电镜辅助表征证实h-BN以小的岛域形式均匀分布在碳材料中,没有形成相分离。
图2. 材料合成路线与表征
与单独的B或N掺杂结构相比,石墨结构中的h-BN结构域为2e-ORR过程提供了更高的活性和选择性。DFT计算表明,h-BN /石墨烯界面,并表明这个界面呈现不同的催化行为,特别驱动2e-ORR生成H2O2。与实验结果一致。
图3. 电化学性能
图4. 理论计算
这项工作为杂原子掺杂碳结构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借鉴,为ORR和电化学制双氧水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S.Chen, Z. Chen, S. Siahrostami, J. K. Nørskov, T. F. Jaramillo, Z. Bao et al. Designing Boron Nitride Islands in Carbon Materials for EfficientElectrochemical Synthesis of Hydrogen Peroxide. J. Amer. Chem. Soc. ,Articles ASAP, 2018.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8b02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