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获化石燃料燃烧废气(含10-15%的CO2)中的CO2对降低大气中的CO2浓度非常重要。从天然气中选择性分离出CO2(主要由CO2和甲烷组成)对提高气体纯度和防止工业设施的腐蚀具有重要的技术意义。在解决这些挑战的方法中,各种类型的有序纳米多孔材料的吸附驱动式CO2捕集具有再生能源需求低等优势,已被视为替代当前使用胺水溶液的商业工艺的有效方法 。近日,浦项科技大学Suk Bong Hong等研究了各种碱金属离子交换的麦钾沸石(骨架类型MER)(Si/Al = 2.3和3.8)在25-75°C,0-1.0 bar的CO2吸附行为。
本文要点:
1)研究发现,Si/Al = 2.3的MER沸石的Na+,K+,Rb+和Cs+形式在25°C时的吸附等温线具有明显的台阶,其CO2压力根据其骨架阳离子类型的不同而产生巨大差异。
2)结构分析表明,在前三种沸石上(Na+,K+,Rb+)的CO2吸附具有高位点占有率的门控阳离子的迁移和显著的共存结构呼吸。作者将此异常吸附现象定义为协同阳离子门控呼吸机制。
3)结果表明,中间体硅小孔隙沸石上选择性吸附CO2的实际机理可从阳离子门控变为协同阳离子门控呼吸再到呼吸,这取决于它们的拓扑和组成灵活性(骨架铝含量和骨架外阳离子类型和浓度)。
Hyun June Choi, et al. The Origin of Selective Adsorption of CO2 on Merlinoite Zeolites. Angew. Chem. Int. Ed., 2020
DOI: 10.1002/anie.202012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