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S Catal.: pH和阴离子对用于CO电还原的Cu-磷酸盐界面的影响
雨辰 雨辰 2021-01-12

铜电极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催化剂,可以催化将CO2和CO转化为可再生燃料和有价值的化学品。但是,对Cu-电解质界面特性的详细描述对于全面了解CO还原机理仍然至关重要。

有鉴于此,哥本哈根大学María Escudero-Escribano和Alexander Bagger等人,研究了在不同pH条件下和在有CO的情况下磷酸盐缓冲溶液中Cu(111)和Cu(100)的界面性质。

本文要点

1将从头算分子模拟Cu-电解质界面的方法与在Cu(100)和Cu(111)单晶电极上进行的伏安实验相结合,以阐明Cu|电解质界面特性及其对CORR起始电位的影响。将整个pH范围内Cu单晶上的多个循环伏安图与模拟相结合,可以深入了解电解质中特定吸附的质子化(H2PO4*或HPO4*)或非质子化(PO4*)磷酸盐物种的稳定性。

2(a) CO吸附在表面接近磷酸盐种阴离子从电解质解吸的电位区域。理论计算表明,吸附在Cu(100)上的主要形态是HPO4*,吸附在Cu(111)上的主要形态是PO4*。(b)由于磷酸盐在Cu(111)上的结合能较低,因此CO在Cu(111)上的吸附电位低于Cu(100)。(c) CO在Cu(100)上的吸附比在Cu(111)上的吸附更强,这表明在CO在Cu(100)上的磷酸峰CVs比在Cu(111)上的偏移更明显,尽管磷酸在Cu(100)上的吸附更强。(d)实验和模拟证明,CO吸附在表面的起始电位受Cu(hkl)-电解质界面性质的控制,特别是受阴离子阻塞表面的限制。

3结果表明,磷酸盐在不同Cu表面上的吸附强度会影响CO毒化表面的电位范围,从而证明Cu-电解质界面的性质控制了CO在Cu表面上还原的电位范围。在pH范围内进行系统的实验和理论分析的结合,是一种获得电化学界面基本结构洞察力的可靠方法。

总之,该工作对Cu-电解质的界面性质进行了合理的描述,并表明pH值和电解质阴离子对控制CO电催化还原电位窗口起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Paula Sebastián-Pascual et al. pH and Anion Effects on Cu–Phosphate Interfaces for CO Electroreduction. ACS Catal., 2021.

DOI: 10.1021/acscatal.0c03998

https://doi.org/10.1021/acscatal.0c03998


加载更多
1671

版权声明:

1)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请批判性阅读! 2) 本文内容若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3) 除特别说明,本文版权归纳米人工作室所有,翻版必究!
雨辰

催化;燃料电池;多孔炭材料;炭气凝胶;隔热

发布文章:2069篇 阅读次数:3178613
纳米人
你好测试
copryright 2016 纳米人 闽ICP备16031428号-1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