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S Catalysis:Cu-菱沸石中不同Cu位点类型的分子氧活化动力学
Nanoyu Nanoyu 2021-09-11


Cu-交换沸石活化分子氧,形成用于甲烷部分氧化(PMO)、氮氧化物分解和一氧化碳氧化的活性中心。O2的表观活化速率既取决于不同Cu位点类型的本征动力学,也取决于这些位点在沸石中的分布,而这些位点的分布又取决于骨架Al原子的密度和排列。

近日,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David W. Flaherty报道了使用水热合成方法来控制沸石(CHA)分子筛中骨架Al位的排列,进而控制不同类型的Cu位点的形成。

文章要点

1时间分辨的原位拉曼光谱揭示了O2在这些结构精准的Cu-CHA材料中的吸附和活化动力学,以及伴随而来的铜−氧(CuxOy)配合物的结构演变,这与从原位X射线吸收光谱(XAS)提取的Cu(I)氧化动力学一起进行了解释。此外,用密度泛函理论模拟了几个可能的CuxOy物种的拉曼光谱,结果表明,实验光谱(λex=532 nm)捕捉到了单(μ-oxo)双铜物种(ZCuOCuZ)的形成。

2瞬态实验表明,形成不再改变拉曼光谱的CuxOy结构所需的时间尺度对应于在化学计量PMO循环中(约2 h)最大化CH3OH产率的氧化处理的持续时间。然而,这些周期远远超出了初始Cu(I)中间体完全转变为Cu(II)状态的时间尺度(<0.3 h,反映在X射线近边吸收光谱中),这表明Cu(I)快速氧化后,CuxOy配合物在结构上继续演化。ZCuOCuZ的生成速率与O2压力、H2O压力和温度的关系与ZCuOH还原形成ZCu+位点,从而与分子氧结合形成ZCu-O2中间体,随后与接近的ZCu+反应形成桥联的过氧二铜配合物,在水的促进下,这些配合物裂解O-O键,形成ZCuOCuZ。

3这些数据和解释为化学过程提供了证据,这些化学过程将快速的、动力学上无关的铜氧化步骤与在PMO过程中形成CH3OH的反应性Cu配合物的相对缓慢的生成联系在一起。在此过程中,研究人员揭示了沸石中Cu离子活化O2形成活性CuxOy配合物的过程中先前不为人知的复杂性,这提供了实验和理论技术的结合所提供的洞察力。

 

参考文献

Daniel T. Bregante, et al, Dioxygen Activation Kinetics over Distinct Cu Site Types in Cu-Chabazite Zeolites, ACS Catal.2021

DOI: 10.1021/acscatal.1c03471

https://doi.org/10.1021/acscatal.1c03471


加载更多
1206

版权声明:

1)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请批判性阅读! 2) 本文内容若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3) 除特别说明,本文版权归纳米人工作室所有,翻版必究!
痴迷文献

专注能源材料领域最新科研进展 做文献收集人

发布文章:11734篇 阅读次数:11447940
纳米人
你好测试
copryright 2016 纳米人 闽ICP备16031428号-1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