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彦AEM:从0D到3D的Bi尺寸控制用于具有出色动力学和循环稳定性的储钾
Nanoyu Nanoyu 2021-09-24


铋(Bi)基钾离子电池(KIBs)负极因其高容积比容量(3800 mA h mL−1)而备受关注。然而,Bi基材料在循环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体积变化。

近日,中科大余彦教授报道了开发了纳米铋(0D-Bi)、Bi纳米分支(1D-Bi)、Bi纳米片(2D-Bi)和三维连续体多孔Bi(3D-Bi)等一系列不同维数的Bi材料。深入研究了不同尺寸Bi材料在合金化/脱合金化反应中的形态演变过程。并对维度调控如何提高Bi基电极在动力学优化、电子传递加速、充放电时的机械稳定性等方面的性能进行了全面的了解。

文章要点

12D-Bi衍生的连续多孔Bi纳米晶显示出最稳定的结构,能够适应循环过程中巨大的体积变化。此外,深入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揭示了二甲氧基乙烷(DME)衍生的固体电解质界面(SEI)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2得益于独特的衍生结构和坚固的SEI膜,2D-Bi实现了卓越的长期循环稳定性(10 A g−1下750次循环后的344 mA h g−1)和出色的倍率性能(相对于1 A g−1时的容量,30 A g−1时的容量保持率为88.3%)。当与普鲁士蓝(PB)正极配对时,组装的全电池(2D-Bi//PB)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174 W h kg−1,475 W kg−1)和稳定的循环性能。

3通过X-射线衍射(XRD)分析,研究人员发现二次钾化过程后形成了立方K3Bi,进一步揭示了其详细的储钾机理。

这些研究有助于推进Bi系材料在KIBs中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

 

参考文献

Xiaolong Cheng, et al, From 0D to 3D: Dimensional Control of Bismuth for Potassium Storage with Superb Kinetics and Cycling Stability, Adv. Energy Mater, 2021

DOI: 10.1002/aenm.202102263

https://doi.org/10.1002/aenm.202102263


加载更多
1477

版权声明:

1)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请批判性阅读! 2) 本文内容若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3) 除特别说明,本文版权归纳米人工作室所有,翻版必究!
痴迷文献

专注能源材料领域最新科研进展 做文献收集人

发布文章:11744篇 阅读次数:11561555
纳米人
你好测试
copryright 2016 纳米人 闽ICP备16031428号-1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