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w:最大化三维共价有机骨架中的电活性位点以显著提高电催化CO2RR
Nanoyu Nanoyu 2021-10-30


具有不可逆键的功能性三维(3D)COFs的合成极具挑战性。

近日,北京科技大学姜建壮教授,王海龙教授,得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陈邦林教授报道了采用2,3,9,10,16,17,23,24八羧酞菁四酸酐M(TAPc) (M = Co, H2)与1,3,5,7-四(4-氨基苯基)金刚烷(TAPA)的聚合反应,成功地合成了三维酞菁(Pc)聚酰亚胺(PI) COFs (MPc-PICOF-3 (M = Co(II),H2))。

文章要点

1粉末X射线衍射和气体吸附分析结果显示,MPc-PI-COF-3呈互穿的pts网组成的3D结构。令人印象深刻的是,CoPc-PI-COF-3独特的三维多孔结构确保了电极上的电化学表面浓度高达183 nmol cm−2,即32.7%的总金属酞菁亚基作为活性位点。

2研究人员用掺杂炭黑的CoPc-PI-COF-3制备了在KHCO3水溶液中用于CO2还原反应的电催化阴极,结果显示,在−0.60~−1.00 V(vs.RHE)电压范围内,CO2转化为CO的法拉第效率为88−96%。此外,在−0.90 V下获得了31.7 mA cm−2的大电流密度(JCO)。这两个参数显著高于的2D COF对比物(CoPc-PI-COF-1, 5.1%&21.2 mA),此外,在连续20 h的测试中,该电极在−0.80 V下的周转数为35500,周转频率为0.6 s−1

本研究不仅引入了前所未有的3D酞菁COFs,其电催化CO2RR活性优于2D COFs,而且阐明了导电性较差的3D COFs作为高效电催化剂的光明前景,从而激发了人们对具有巨大电催化潜力的高导电性3D COFs开发的兴趣。

 

参考文献

Bin Han, et al, Maximizing Electroactive Sites in a Three-dimensional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 for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arbon Dioxide Reduction Electrocatalysis, Angew. Chem. Int. Ed., 2021

DOI: 10.1002/anie.202114244

https://doi.org/10.1002/anie.202114244


加载更多
1553

版权声明:

1)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请批判性阅读! 2) 本文内容若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3) 除特别说明,本文版权归纳米人工作室所有,翻版必究!
痴迷文献

专注能源材料领域最新科研进展 做文献收集人

发布文章:11746篇 阅读次数:11541345
纳米人
你好测试
copryright 2016 纳米人 闽ICP备16031428号-1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