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S Nano:通过体内观察源自内皮细胞的细胞外囊泡揭示AIEgen可改善缺血性中风后星形胶质细胞的功能
bionanoer bionanoer 2023-08-07

图片.png 

从内皮细胞(EC)获得的细胞外囊泡(EV)在缺血性中风(IS)患者的临床管理中具有显著的治疗潜力。然而,由于缺乏同时具有高标记效率和示踪剂稳定性的分子探针,因此监测脑中EC-EV的作用仍然很困难。EC-EV作用于大脑中产生保护作用的特定细胞内靶点仍然未知,这大大阻碍了其在临床环境中的应用。空军军医大学Xiaofan Jiang和Peng Luo创建了一种具有聚集诱导发射(AIE)特性的探针(即TTCP),能够有效标记EC-EV,同时保留其生理特性。

 

本文要点

(1)在体外,TTCP同时具有比商业EV标签PKH-67和DiI更高的EC-EV标记效率和更好的示踪剂稳定性。在体内,TTCP在小鼠IS模型中能够精确跟踪EC-EVs的作用,而不影响其保护作用。

(2)此外,利用TTCP,作者还确定了星形胶质细胞是受EC-EVs影响的特异性细胞,并且EC-EVs在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后对星形胶质细胞表现出保护作用。这些保护作用包括减少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以及增强细胞增殖。

(3)进一步的分析表明,EC-EVs携带的miRNA-155-5p通过调节c-Fos/AP-1途径负责这些保护作用;这些信息为IS治疗提供了策略。总之,TTCP在IS治疗过程中具有较高的EC-EV标记效率和良好的体内示踪剂稳定性。此外,在脑I/R损伤过程中,EC-EVs被星形胶质细胞吸收,并通过调节c-Fos/AP-1信号通路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图片.png 

Xiangyu Gao, et al. Observing Extracellular Vesicles Originating from Endothelial Cells in Vivo Demonstrates Improved Astrocyte Function Following Ischemic Stroke via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Luminogens. ACS Nano. 2023

DOI:10.1021/acsnano.3c05309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3c05309


加载更多
338

版权声明:

1)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请批判性阅读! 2) 本文内容若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3) 除特别说明,本文版权归纳米人工作室所有,翻版必究!
bionanoer

聚焦纳米材料科学,擅长领域为水凝胶/纳米材料合生物医学工程。

发布文章:893篇 阅读次数:320003
纳米人
你好测试
copryright 2016 纳米人 闽ICP备16031428号-1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