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Electronics:单分子中红外光谱与振动辅助发光检测
吴宗涵 Hwak 2023-08-30

中红外分子振动的室温检测(MIR,λ=330µm)具有许多应用,包括实时气体传感、医学成像和量子通信。然而,由于热噪声的限制,现有技术依赖于冷却的半导体探测器。克服这一挑战的一种方法是将低能MIR光子上转换为高能可见波长(λ=500800nm),其中使用硅技术容易实现对单个光子的检测。然而,该工艺存在弱横截面和MIR与可见光波长不匹配的问题,限制了其效率。鉴于此,来自剑桥大学物理系Jeremy J. BaumbergRohit Chikkaraddy等人通过弗兰克-康登因子耦合,探索了同时具有分子振动和电子态的MIR和可见跃迁的分子发射体。

文章要点:

1) 该研究通过将分子组装到在MIR和可见光波长下共振的等离子体纳米腔中,并在电子吸收带以下对其进行光学泵浦,成功展示了MIR光的转导,且观察到了上转换的信号变为增强的可见光发光;

2) 此外,将Purcell增强的可见光发光与增强的振动泵浦速率相结合,研究可获得>10%的转导效率,MIR频率相关的上转换给出了组装在纳米腔中的分子的振动特征,且瞬态皮腔的形成进一步将MIR光限制在单分子水平,这使得研究能够证实以前任何检测器都无法实现的单分子MIR检测和光谱学。

参考资料:

Chikkaraddy, R., Arul, R., Jakob, L.A. et al. Single-molecule mid-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detection through vibrationally assisted luminescence. Nat. Photon. (2023).

10.1038/s41566-023-01263-4

https://doi.org/10.1038/s41566-023-01263-4


加载更多
459

版权声明:

1)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请批判性阅读! 2) 本文内容若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3) 除特别说明,本文版权归纳米人工作室所有,翻版必究!
吴宗涵

最新纳米科学前言

发布文章:745篇 阅读次数:318881
纳米人
你好测试
copryright 2016 纳米人 闽ICP备16031428号-1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