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再次登上Nature,纳米合成这次借用了诺奖技术!
xiaoxiao 2020-09-18

1.png

第一作者:Kai Ma

通讯作者:Ulrich Wiesner

第一单位:康奈尔大学(美国)

 

 

研究亮点:

1.自组装得到尺寸约10 nm的高度对称、超小尺寸SiO2纳米笼。

2. 通过冷冻电镜和单颗粒3D重构技术确认这种纳米笼的存在,这已经不是单颗粒3D重构技术首次运用在无机纳米材料领域。

2.组装方法具有优异的普适性,可以很容易拓展到其他各种无机纳米笼的体系。

 

 

纳米合成的黄金十年早已不在,如今想要在纳米合成上有所突破,不是做Library,就是要有高超的技术手段。作为纳米合成中的重要手段,自组装使DNA、RNA或蛋白质得以构建高度对称的多面体纳米笼结构,在生物和医药领域发挥重要应用。其中,冷冻电镜技术和单颗粒3D重构技术是这类研究的两大关键。但是,单颗粒3D重构技术一直以来都应用于有机生物体系,还没有拓展到无机纳米材料领域。

 

有鉴于此,美国康奈尔大学Ulrich Wiesner团队结合冷冻电镜和单颗粒3D重构技术,实现了高度对称、超小尺寸、十二面体无机纳米笼的普适性自组装。

 

2.png


图1. 十二面体无机纳米笼结构

 

研究人员首先以CTAB/TMOS/TMB形成胶束,调节初始pH到8.5,然后反应后的pH降低到中性。更低的pH加速硅烷凝聚,得到2 nm左右的SiO2团簇。合成的关键在于,前驱体的快速水解和凝聚。

 

经过透射电镜、冷冻电镜的观察,以及单颗粒3D重构等技术,研究人员确认了十二面体无机纳米笼结构的存在。至于纳米笼的形成,则是由于带负电荷的SiO2团簇倾向于吸附到正电荷的CTAB胶束表面,以胶束作为模板进行自组装得到。

 

基于以上认识,研究人员成功将这种自组装技术拓展到其他无机纳米材料领域,实现了Au、Ag、V2O5等多个体系,得到了高度对称的相关纳米笼结构。

 

1600392193870925.png


图2. SiO2纳米笼的透射电镜和冷冻电镜表征

 


1600392218955910.png


图3. 十二面体SiO2纳米笼的单颗粒重构

 


1600392239822117.png


图4. 普适性拓展到Au、Ag、V2O5

 

总之,这项研究为硅基无机纳米材料的构筑,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系列化构筑单元,并将为医药领域带来全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KaiMa, Ulrich Wiesner et al. Self-assembly of highly symmetrical, ultrasmallinorganic cages directed by surfactant micelles. Nature 2018.

加载更多
1902

版权声明:

1)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请批判性阅读! 2) 本文内容若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3) 除特别说明,本文版权归纳米人工作室所有,翻版必究!
纳米人
你好测试
copryright 2016 纳米人 闽ICP备16031428号-1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