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还是不催化?连续2篇Nature!
学研汇 技术中心 纳米人 2023-05-08
特别说明:本文由学研汇技术中心原创撰写,旨在分享相关科研知识。因学识有限,难免有所疏漏和错误,请读者批判性阅读,也恳请大方之家批评指正。

原创丨爱吃带鱼的小分子
编辑丨风云

问题

实施塑料和含塑料复合材料循环经济十分重要,可以显著减少资源的消耗,并限制废物进入环境。与普通热塑性塑料相比,热固性塑料可以熔化并重新铸造成新的形式,热固性塑料的交联聚合物链使这些材料不适合机械回收化学回收可以将聚合物分解成原始单体或相关的基础化学物质,然后重新进入已建立的生产链,产生原始聚合物材料,从而避免了由于缺乏熔融性而导致的可加工性问题。其中,热固性聚氨酯产品的催化加氢回收苯胺和多元醇已被报道。但相比之下,环氧树脂缺乏活性羰基部分,使得其化学键的选择性断开更具挑战性。环氧树脂是不可生物降解的,在焚烧过程中会释放有毒气体,最终导致填埋成为处置环氧树脂的主要途径。截至2020年,只有约1%的废弃复合材料被重复利用。因此,迫切需要可行的环氧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的回收策略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回收方法的研究可分为两种一般方法,都只侧重于纤维的回收。且处理工艺苛刻的,高能量,不切实际的,会导致纤维受损,回收的聚合物组分不能被重铸。此外,尽管新树脂的设计可以实现纤维在未来复合产品中的重复使用,但迄今为止生产的环氧材料的遗留负担仍然存在。
         

新思路新方案

双酚A(BPA)是包括环氧树脂在内聚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亲电环氧化物基团通过C-O单键连接到BPA主链上。然后,双官能团环氧化物可以用多功能烷基胺固化,得到由C-O和C-N σ-键以不同的键序编织在一起的随机三维(3D)聚合物网络(图1a)。大量聚合物流动可能会导致BPA可能泄漏到环境中,引起环境风险。因此,提出开发一种环氧复合材料的化学回收方法,旨在选择性地断开环氧树脂之间共享的固有连接基序是十分重要的。可以实现从聚合物嵌入中释放纤维的目的外,还可以回收有价值的聚合物构建块基于此,丹麦奥尔胡斯大学Alexander Ahrens与Troels Skrydstrup等开发一种过渡金属催化方法来断开BPA与环氧氯丙烷反应过程中形成的与BPA基序相邻的C-O键。经过对潜在催化剂和反应条件的全面筛选,确定了在甲苯/异丙醇中,以triphos-Ru-TMM作为预催化剂,160°C反应条件,模型1被清晰地解构,得到甲基化的BPA (Me-BPA),分离收率为83%(图1b),该工艺对仲胺和叔胺也不会抑制反应,对含有双酚或二醇支架的模型化合物、基于从萜类化合物carvacrol、香草素衍生化合物以及基于双(羟甲基)呋喃的模型化合物也有很好的适用性。论文以《Catalytic disconnection of C–O bonds in epoxy resins and composites》题发表在Nature

         

1683502061174142.png

         

1683502073913245.png

图 1:热固性环氧树脂中的C-O键及相关模型化合物的催化解构
         

钌催化C-O键断开的机理

由于模型5对催化条件的惰性支持,并根据木质素β-O-4连锁模型上提出的裂解机制,研究假设C-O芳基键断裂之前是模型1中醇官能团脱氢,形成酮1(图2a)。计算了模型1的C-O醚键和对应的酮(酮I)键的键解离能(BDEs)。与木质素连接的理论研究一致,后者的BDE低10.7 kcal mol-1(图2a-b),支持了脱氢是引发C-O活化所必需的前提。酮I来看,C-O单键容易通过涉及低价钌配合物的氧化加成步骤被切割,最终生成Ru-II(图2b)。通过与异丙醇的脱氢步骤,中间的Ru-II被还原,随后形成Ru-III,并释放出苯酚低价钌配合物Ru-III经历第二个氧化加成步骤,还原级联最终导致模型底物裂解成丙酮和苯酚组分。为了进一步支持所提出的C-O键切割机制,检测丙酮是由模型1的中心连接基序形成的相应断开产物(图2c)。由于异丙醇脱氢生成丙酮,氢源被交换为1-苯乙醇。此外,1H和31P NMR谱进行了operando监测实验(图2d)确认了异丙醇作为氢源在C-O断键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1683502085832758.png

图 2:钌催化C-O键断开的机理考虑
         

环氧树脂的催化解构及适用性

在确定了合适的催化体系来分解环氧树脂模型后,研究转向了聚合物树脂(图3)。Airstone 760E/766H是一种热固性环氧树脂体系,适用于风力涡轮机叶片的构造,由四种单体组成,固化后含有约43%的BPA。首先将树脂磨成粉末,导入含甲苯的异丙醇中,在没有催化剂的情况下,在160°C下搅拌,24 h后未检出任何化合物。相比,当添加6 wt%的催化剂时,分离出的BPA收率为56%。颗粒大小对分解效率的影响表明,催化作用仅限于悬浮在溶液中的树脂颗粒的表面积。进一步测试了三种商用环氧树脂,24 h后BPA的收率仍恢复到38%,产生50%的双酚A,进一步证明了该催化C-O断键方法的适用性。

有了胺固化环氧树脂分子拆卸的一般方法,研究转而研究该方法对纤维增强环氧复合材料(纤维重量百分比很高)的拆卸的适用性。研究将从垃圾填埋场采购的碳纤维基复合材料(图4a)浸泡在溶剂混合物中,加入6 wt %的催化剂,在160°C下搅拌,3天后,复合材料明显分离成松散的纤维,洗涤后回收了57 wt%的碳纤维,并从溶液中分离出13 wt%的BPA。以同样的方式处理玻璃纤维基层压板(图4)的商业产品样品,在3天的过程中也观察到明显的分离成松散的纤维。这种复合材料产生了53%的玻璃纤维和15%的双酚A,表明该方法不区分玻璃和碳纤维基复合材料。最后,研究了将催化方案扩大到更大块复合材料的可能性(图4b)。一个5.13 g的退役风力涡轮机叶片板被放置在一个300毫升的高压釜中,并进行催化条件。反应6天后,基质完全分解,分离出4.0 mmol纯BPA,回收2.4 g原始玻璃纤维。

1683502099756471.png

图 3:环氧树脂的催化解构

1683502113936384.png

图 4:用Ru催化从工业环氧复合材料中回收双酚A和纤维。
         

回收性能检测

使用了X射线微计算机断层扫描(µ-CT)、XPS和SEM评估与纯纤维相比回收纤维的质量(图5)。使用µ-CT图像的灰度变化反映了不同的材料密度。玻璃纤维比环氧树脂轻,而环氧树脂又比空气轻(图5a)。图5b显示了空气透明的纤维的3D效果图。仅在未处理的风力涡轮机叶片中观察到环氧树脂,图像从视觉上证实了回收纤维的高质量。对玻璃纤维的直径进行了量化,发现与纯玻璃纤维(18±2 µm)的直径相似,并且与嵌入(19±2 µm)和从(18±2 µm)一块退役风力涡轮机叶片中回收的玻璃纤维相似。从垃圾填埋材料中回收的碳纤维(6.5±0.9 µm)要小得多(图5c)。用XPS在解构过程中环氧树脂是否从纤维中完全去除。回收的纤维中Si、Ca和Al相对于C的原子浓度高于整齐的纤维。后者较高的相对碳含量源于用于涂覆玻璃纤维的底漆层,在催化过程中部分被去除。没有检测到残留的聚合物,这一点进一步得到了纯纤维和回收纤维的高分辨率C 1s光谱的证实(图5d),其中不存在芳香化合物中通常检测到的C的π-π*型振荡峰

6.png

图 5:商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和玻璃纤维的特性
         

小结

回收的高纯度双酚A原则上允许其在已建立的环氧树脂、聚碳酸酯或聚酯生产链中重复使用,以取代从石脑油原料中生产的原始双酚A环氧树脂剩余部分可以作为化学工业的碳原料来源,实现高质量回收的玻璃纤维和碳纤维
  
1683502139456423.png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4月19日,马里兰大学胡良兵教授、普林斯顿大学琚诒光教授等人提出了一种无催化剂、非平衡的热化学解聚方法,可以通过热解从商品塑料(聚丙烯(PP)和聚对苯二甲酸乙酯(PET))中生成单体。这种选择性解聚过程通过两个特征来实现:(1)空间温度梯度和(2)时间加热剖面。空间温度梯度是使用多孔碳毡的双层结构来实现的,其中顶部的电热层产生热量并向下传导到下面的反应器层和塑料。由此产生的温度梯度促进了塑料的连续熔融、吸干、汽化和反应,由于穿过双层的温度不断升高,从而实现了高度的解聚。同时,脉冲电流通过顶部加热器层产生一个时间加热曲线,其特征是周期性的高峰温度,以实现解聚,但瞬态加热持续时间可以抑制不需要的副反应。用这种方法将PP和PET解聚成单体,产率分别为36%和43%左右。总的来说,这种电致时空加热(STH)方法可能为解决全球塑料垃圾问题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3-05944-6
Alexander Ahrens et al. Catalytic disconnection of C–O bonds in epoxy resins and composites.Nature(2023).
DOI:10.1038/s41586-023-05944-6

加载更多
1042

版权声明:

1)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请批判性阅读! 2) 本文内容若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3) 除特别说明,本文版权归纳米人工作室所有,翻版必究!
纳米人
你好测试
copryright 2016 纳米人 闽ICP备16031428号-1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