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南方科技大学,Nature Chemistry!
纳米技术 纳米人 2024-04-15
图片

第一作者:Wanlan Su

通讯作者:宋秋玲,杨凯,余沛源

通讯作者单位:福州大学,南方科技大学


福州大学宋秋玲教授、杨凯博士、南方科技大学余沛源教授报道铜催化不对称合成方法,能够使用1,2-苯并氮硼烷(1,2-benzazaborines)作为硼试剂,对烯烃进行对映选择性硼氢化加成。


这种催化反应方法学是一种具有原子经济性且效率非常高,构筑手性1,2-苯并氮杂硼烷化合物。反应能够合成手性的1,2-苯并氮硼烷分子,具有非常好的产率和优异的立体选择性,产物分子含有C2立体中心位点或者联烯结构。


通过这种合成方法构筑了具有生物活性的含萘结构分子(1,2-苯并氮硼烷的类似结构),而且得到的手性1,2-苯并氮硼烷能够进一步的一系列转化。机理研究发现1,2-苯并氮硼烷反应物分子在决速步骤和催化剂停留态中起到的作用。

图片

1.Cu催化烯烃硼氢化


反应设计

图片

2.反应条件优化


研究背景

人们发现生物电子等排体对于发展药物分子结构是非常有效的方法,萘分子是药物分子和潜在药物分子的重要结构。1,2-苯并氮硼烷是萘的电子等排体,但是目前能够合成1,2-苯并氮硼烷的方法非常罕见,因此关于1,2-苯并氮硼烷的研究比较缺乏。


优化反应条件

使用4-氟苯乙烯和1,2-苯并氮硼烷作为反应物优化反应条件。首先作者考察了一系列双膦配体,其中 (S)-DTBM-SegphosL8)配体具有最好的催化活性,在催化反应中得到最好的产率和立体选择性,通过调节反应物的比例,得到94 %的产率和>99 % e.e.立体选择性。


反应物兼容性

图片

3.反应兼容性


优化反应条件后,研究反应对苯乙烯的兼容性,发现对位取代基修饰对反应立体选择性没有明显影响(3a-3i),但是电子浓度高的取代基导致降低反应性(3e, 3f)。对于邻位和对位取代基修饰的苯乙烯,吸电子取代基(3k, 3l)或邻位甲氧基(3e)对产率和立体选择性没有明显影响。而且对比邻位和对位的甲氧基取代基,邻位-甲氧基取代基能够与烷基铜中间体配位,因此产率显著提高(邻位甲氧基、对位甲氧基修饰反应物的产率分别为35 %83 %)。


作者发现2-烯基萘在该反应中是非常好的反应物(3n),产率高达99 %,立体选择性高达98 %。此外,修饰烯烃官能团的杂芳烃(苯并噻吩3o、苯并呋喃3p、吲哚3q、噻吩3r)都取得适中或非常高的产率和优异的立体选择性(98 % e.e.)。β-位点修饰的苯乙烯(3s-3x)同样表现很好的反应性,能够以适中或优异的产率(53-92 %)、较好或优异的立体选择性(最高达>99 % e.e.)的在α-位点进行反应。


随后研究烯基硼化物的立体选择性。研究发现一系列烯基硼化物都是非常合适的反应物(4a-4i),能够得到比较好的立体选择性(91-98 % e.e.)。


研究1,3-烯炔合成修饰联烯取代基的手性1,2-苯并氮硼烷。发现修饰芳基、烯基、烷基的1,3-烯炔分子都能够兼容,而且产物的立体选择性非常好(97 %>99 % e.e.)。该反应条件非常温和,能够兼容丰富的官能团,包括卤素(3a3c3j3t3ab3ae3ai4d4i,5c)、醚(3e3h3m3z3aa4b5a)、酯(3f3l3aj4c4e,5g)、炔(3i)、烯(5e)、亚胺(5f)。


反应机理

图片

4.反应机理


通常的Cu催化氢硼化反应过程包括烯烃插入L*Cu-HL*Cu-alkyl中间体与硼烷通过σ复分解生成产物并且重新形成L*Cu-H的过程。作者通过一系列实验进一步研究不对称催化反应机理和过程。


当使用CuOtBu作为催化剂研究2a的催化反应动力学,结果显示对于烯烃分子1aCu催化剂是一级反应,这说明烯烃插入L*Cu-H的反应是决速步骤;反应对硼烷分子2a的反应级数是-0.6,说明硼烷分子抑制反应的进行,这是因为L*Cu-H与硼烷分子2a之间形成催化剂停留态,随后通过11B NMR验证说明形成该物种。


在研究反应机理的过程中,发现非常有趣的现象。研究2l的氢硼化反应中发现烯烃1a分子之间是0级反应,但是对硼烷2l分子或Cu催化剂都是一级反应,这个现象说明L*Cu-alkyl中间体和硼烷2l分子之间的σ复分解过程是决速步骤。



参考文献及原文链接:

Su, W., Zhu, J., Chen, Y.et al. Copper-catalysed asymmetric hydroboration of alkenes with 1,2-benzazaborines to access chiral naphthalene isosteres. Nat. Chem. (2024).

DOI: 10.1038/s41557-024-01505-0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7-024-01505-0

加载更多
115

版权声明:

1)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请批判性阅读! 2) 本文内容若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3) 除特别说明,本文版权归纳米人工作室所有,翻版必究!
纳米人
你好测试
copryright 2016 纳米人 闽ICP备16031428号-1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