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le: 通过催化剂的设计和转化解决CO2电解中的“碱度问题”
雨辰 雨辰 2021-04-13

全球工业的高速发展以及人类活动导致温室气体排放量大幅增加,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的主要代表成分。将CO2转化为碳氢化合物燃料吸引了全球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其中,电化学催化还原二氧化碳由于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并且能够实现人为的闭合碳循环,已然成为当下研究热点和重点。近年来,碱性流动电池以其优异的性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CO2与碱性电解质会发生反应生成碳酸盐,从而导致能量损失、电解产物产率下降等问题,因此这种做法的可持续性受到了质疑。

有鉴于此,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杨培东院士等人,通过在催化剂表面创造有利于CO2RR的微环境,而不依赖于碱性电解质,可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本文要点

1目前,常用的三种典型的电化学电池结构是H型电解槽、带有气体扩散电极(GDE)的流动电池与膜电极组件(MEA)。在这三种构型中,电解质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催化剂周围的电化学环境,目前,很多研究通过在GDE环境中使用高碱性(例如1 M KOH)电解质来提高催化活性。然而,在实际操作条件下高碱性电解质中的OH-离子会与CO2反应,导致碳酸盐/重碳酸盐的形成和电解液的不可逆酸化,从而增加整个电池的电阻,阻塞气体扩散通道,使得电极发生“水淹”现象,严重影响电解槽的工作性能。

2通过催化剂设计,为CO2转化创造局部碱性环境,而不依赖于碱性溶液如KOH,为解决“碱度问题”带来了新的思路。最近,CO2RR催化剂开发呈现出两个趋势,即表面纳米结构设计与分子表面修饰,为在KHCO3电解质中、在CO2RR催化剂上产生局部有利于CO2RR的微环境提供了思路。催化剂的表面纳米结构设计已经被证明是一种通过精确调节表面pH值和CO2浓度来影响催化选择性的有效方法。通过添加其他分子,使其与催化剂表面发生相互作用是调节局部微环境的另一种策略。此外,还可以利用分子修饰来改变金属表面的界面微环境。这一想法的灵感源于细菌中酶的特异选择性,在CO2RR过程中酶对特定产物表现出超高的选择性。

参考文献:

Chubai Chen et al. Address the “alkalinity problem” in CO2 electrolysis with catalyst design and translation. Joule, 2021.

DOI: 10.1016/j.joule.2021.02.008

https://doi.org/10.1016/j.joule.2021.02.008


加载更多
2430

版权声明:

1)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请批判性阅读! 2) 本文内容若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3) 除特别说明,本文版权归纳米人工作室所有,翻版必究!
雨辰

催化;燃料电池;多孔炭材料;炭气凝胶;隔热

发布文章:2069篇 阅读次数:3145892
纳米人
你好测试
copryright 2016 纳米人 闽ICP备16031428号-1

关注公众号